第 9 部分阅读(1 / 4)

加入书签 本章报错

吾国与吾民强烈推荐:

直觉

这种区别ี也可见于英语的reason和reaທsonableness的对比。我相信是亚里士多德曾经说过,人是论理的动物,但不是合情理的动物。中国哲学也承认这一点,并认为人应该设法使自己变得合情合理的而不只是讲理的。中ณ国人将合情理置于道理之上。道理是抽象的、分析性的、理想化的,井倾向于逻辑上的极端;而合情理精神则更现实、更人道,与实际紧ู密联系,能更正确地理解和审时度势。

这种情绪,被现代中ณ国文人们吸收进自己的思想与感情之后,使他们即使在陋舍之ใ中也能找到幸福。

知足与“和蔼”、“和气”等词语相类似,新年都被写上红纸,贴上大门。知足是劝人中庸,它也是“有福莫享尽”这种人类智慧的一部分,类似明代某位学者所谓“享清福”。老子有句格言至今流传:知足不辱。另一个ฐ说法是“知足者常乐่”。在文学作品中,知足往往是对乡村生活和乐天派的赞美,在所有的诗歌和私人书信中ณ都能找到这种情绪。我随意翻阅了一些明代学者的书信集,看到เ陆深写给友人的信,其中写道:

另一个使社ุ会安定的文化因素是中国完全没有固定的阶级。每个ฐ人都有机会通过科举提高自己้的社会地位。中国的家族๣制度使人口增加,从而使种族得以延续;而科举制度则使国家能对人口进行质量上的选择,从而使才能得以再次繁殖,世代相传。科举ะ制度始于唐代,是建立在中国贵人非天生的基本信仰上的,中国话是“将相本无种”。这种制度在汉朝的推举ะ文职人员的制度中已具雏形。公元3~4世纪的魏晋之后,官吏选举制度有些变化,变得对名门望族有利,对黎民百姓不利。结果造成了“九品制”中ณ的“上品无寒门,下品无຀世族”的现象。这显然有利ำ于晋朝贵族家庭的发展。

这样一个组织良好而颇有宗教意味的家族制度,在汉族与其他家族制ๆ度意识不强烈的外来民族混合时,有着巨大的诱惑力。不开化的部族以及由á不同民族๣的父母所生的混血儿总是急于加入到这样一个ฐ家族中ณ,并声称自己是这个ฐ不朽家族๣制度中的一员。设想自己一旦ຆ咽气时,并没有真正死亡,而是仍旧生活在家族生活的长河中ณ。这种家族制度也๣是使家族๣成员生殖繁衍的直接刺๐激剂。比如为ฦ了使林氏家族生存下来,就应该有许许多多林姓的孩子降生到这个世界上来。

『1阿瑟·兰塞姆,英国作家。』

那么,谁来做她的解说员呢?这似乎ๆ是根本无法解答的难题๤。当然不是那些身居海ร外的汉学家和因书馆学家,因为他们只是通过儒家经典来反映中国社会。侨居中ณ国的真正的欧洲人不讲汉语,真正的中国人又不讲英语。汉语讲得很好的欧洲人会养成与中ณ国人相同的思维习๤惯,从而被自己้的同胞视为“怪物”。英语讲得很好的中ณ国人则ท已养成了西方人的思维习๤惯,被“异族化”了。他们或许根本不讲汉语,或者讲汉语时带点英语口音。通过这样一个淘汰过程,似乎这个ฐ解说工作非老中国通莫属了。我们要在很大程度上靠他们对洋径洪英语的理解来理解中国了。

『1้欧文·巴比特,美国作家,批评家及教育家。』

中ณ国式的屋顶表明,幸福首先应在家里找到。确实,家在我看来,是中ณ国人文主义的象征。“人间的爱与天上的爱”2需要修改,以产生出一幅更为杰出的作品。画ฑ中应有三个妇女,而不是两ä个:一个脸色苍白的修女,一个妖娆ๆ的妓女,以及一个神采奕奕、怀孕已๐有三个月的妇女。其中,家庭妇女应该是最平常、最简朴,然而却是最满足的人物。她们分别ี代表宗教、人文主义แ与自然主义这三种典型的生活方式。

『2“人间的爱与天上的爱”,指文艺复兴时期意大利著名画ฑ家提香的名作。』

这种简朴是很难获得的,因为简朴是伟大人物的品德。中国人已经获得了这种简朴的理想,当然不是因为懒โ于奋斗,而是出于对简朴的崇拜,或者说是对庸见的信仰。现在我们来看中ณ国人质朴理想的来源。

中庸之ใ道

对庸见或曰通情达理精神的信仰是儒家人文主义的组成部分。正是这种合情合理的精神才使得中ณ庸之道——儒家的中心思想——得以产生。上一章我们提到了通情达理精神,并与逻辑或理性进行了对比。我们业已指出,通情达理基本上是直觉所使然,与英国人所谓庸见1大致相同。我们进一步指出,对中国人来说,一个ฐ论点“从逻辑上推断是正确的”,那ว还远远不够;更为重要的是这个论点应该“符合人的天性”。

『1庸见,亦即“常识”。』

中ณ国传统教育的目的是培养懂情理的人,他是中ณ国文化的代表。一个受过教育的人,首先应该是通情达理的人。他通常富有庸常的见解,喜欢随和与克制,痛恨抽象理论与逻辑极端,庸见为所有的普通人所具有。学者往往处在失去这种庸见的边缘,很容易在理论上钻牛角尖;而通情达理的人,或者说中国的文化人,应该避免任何理论或实践上的过火行为。比如,历史学家弗劳德2说亨利八世与凯瑟琳离婚纯粹是出于政治上的原因;而克莱顿大主教却说离婚是受了兽欲的驱使3,庸见的态度则认为二者兼而有之ใ:这也许更接近真理。在西方,一位科学家会沉浸于遗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

吾国与吾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