凯发文学网 > 吾国与吾民 > 第 11 部分阅读

第 11 部分阅读

〖松下问童子,言师采药去。

第二,宗教是对人们道德和行为的一种约束。这里,中国人与基督教徒的观点大相径庭。人文主义的伦理观是以人为中心而不是以上帝为ฦ中心的。在西方人看来,不借助上帝的力量而又能维系人与人之间的道德关系,几乎ๆ是不可思议的。而在中国人看来,不借助第三者的力量人们就不能ม相互以礼相待,这同样是令人诧异的。人们应该做好事,因为好事合乎ๆ人情,行善是体面的事情,这是应该能够理解的。笔者常感诧异,不知如果没有保罗神๰学,欧洲伦理学又将如何发展。或许欧洲的伦理学会沿着马库斯·奥里利厄斯ั1的沉思所指引的方向纯粹由需要来决定发展了。保罗神学发展了希伯菜人关于罪孽的观念,这种观念又给整个基督教伦理学罩上了阴影。于是非宗教不能ม拯救人类出罪恶之ใ深渊,这就是所谓赎罪论。因为一旦ຆ欧洲伦理学与宗教无຀关就会被视为十分怪诞,所以人们很少想到เ这种可能ม性。

直觉

读完前一章“中国人的性格”之ใ后,如果我们可以得出一个ฐ什么结论的话,那ว就是中国人的智慧在牢牢地控制ๆ着周围的物质世界ศ,这种智慧的绝对优势有多方面的含义。它不仅意味着人类的狡黠可以使一个众所周知充满了痛苦和悲伤的世界变成一个人类可以居住的地方,而且意味着对单纯体质上的强健采取蔑๥视态度。孔子在很早以前就对门徒子路那ว种杰克·邓姆普赛1型的勇猛体魄表示过嗤之ใ以鼻的态度。我相信孔子更嘉许一个与有教养的朋友在家里谈夭说地的吉恩·腾尼2。孟子也严å格区别脑力劳动和体力劳动,并且毫不犹豫地把前者置于后者之ใ上。中国人从来不说“平等”之类的废话。尊敬脑力劳动者,或者说是尊敬受过教育的阶层,是中国文明的突出特征。

这种情绪,被现代中国文人们吸收进自己的思想与感情之后,使他们即使在陋舍之中也๣能找到幸福。

中国人消极避世的习惯有如英国人出门带雨伞,因为政治气候对那些试图单独做点冒险事业的人来说,总是不大正常。换句话说,消极避世在中ณ国有明显的“活命价值”。中国青年与外国青年一样,都有公众精神๰。中国的那些热血青年与任何其他国家的青年一样都对“参与公共事业”表示出极大的热忱。但是大约在2๐5๓~30่岁之间,他们都变得聪明起来了,获得了消极避世的品德,从而大大有助于他们的老成温厚等文化习性的养成。这种品德的获得,有些人是得力于聪慧的天资,另一些人则因为自己曾吃过一两ä次亏。所有的老年人都很稳重,因为ฦ所有的老滑头们都学到了消เ极避世的好处,在一个人权得不到保障的社会,吃一次亏就够呛了。

另一个ฐ使社会安定的文化因素是中国完全没有固定的阶级。每个ฐ人都有机会通过科举提高自己的社会地位。中ณ国的家族制度使人口增加,从而使种族得以延续;而科举制度则ท使国家能ม对人口进行质量上的选择,从而使才能得以再次繁殖,世代相传。科举制ๆ度始于唐代,是建立在中ณ国贵人非天生的基本信仰上的,中国话是“将相本无种”。这种制ๆ度在汉朝的推举文职人员的制ๆ度中已๐具雏形。公元3~4๒世纪的魏晋之后,官吏选举制度有些变化,变得对名门望族有利,对黎民百姓不利ำ。结果造成了“九品制”中ณ的“上品无寒门,下品无世族”的现象。这显然有利ำ于晋朝贵族家庭的发展。

这种文化上的共同性有时使我们忘记了种族๣差异,即血统差异的客观存在。这里,中国人这个抽象概念几乎消失,代之而来的是一幅多种族的画ฑ卷,身材大小不同,脾气与心理构成各异。只有当我们试图让一个南方出生的将军去领ๆ导北方的士兵时,我们才会发现这种客观差异。一方面,我们看到的是北方的中国人,习惯于简单质朴的思维和艰苦的生活,身材高大健壮,性格热情幽默,吃大葱,爱开玩笑。他们是自然之子,从各方面来讲更像蒙古人,与上海以及江浙一带的人相比更为保守,他们没有丧ç失自己的种族๣活力。他们是河南拳匪、山东大盗以及篡位的窃国大盗。他们致使中国产生了一代代的地方割据王国,他们也๣为描写中国战争与冒险的小说提供了人物素า材。

『1阿瑟·兰塞姆,英国作家。』

林语堂,福建龙溪人。原名和乐,后改玉堂,又改语堂。1้9๗12年入上海圣约翰大学,毕业后在清华大学任教。1้919年秋赴美哈佛大学文学系。19๗22年获文学硕士学位。同年转赴德国入莱比锡大学,专攻语言学。1้923年获博士学位后回国,任北京大学教授、北京女子师范大学教务长和英文系主任。1924年后为ฦ《语丝》主要撰稿人之ใ一。19๗26年到厦门大学任文学院长。19๗2๐7年任外交部秘书。193๑2年主ว编《论语》半月刊â。193๑4年创办《人间世》,19๗35年创น办《宇宙风》,提倡“以自我为中心,以闲适为格调”的小品文。193๑5年后,在美国用英文写《吾国与吾民》、《京华烟云》、《风声鹤唳》等文化著作和长篇小说。1้9๗44年曾一度回国到เ重庆讲学。1้945年赴新加坡筹建南洋大学,任校长。1952年在美国与人创办《天风》杂志。19๗66年定居台湾。1967年受聘为ฦ香港中文大学研究教授。1975年被推举ะ为ฦ国际笔会副会长。1976๔年在香港逝世。

〖子惠